
不过,记者注意到,吴群辉9月时将“学霸1对1”的案例带到了隽泰学院的讲台上。创始人曲斐煊在吴群辉眼里有一股执着劲儿:“学霸来了”在开始的6个月里就花光了种子轮投资的几十万元,当她为后续的资金发愁时,吴群辉帮助引入了一位投资人,但是一年后这笔资金又花光了,随着地推的效果初步显现又加入了一位投资人,“目前‘学霸1对1’的单月收入达到了1000万元”。
不少人将家乐福的“由盛转衰”,视为国外知名零售品牌“败走”中国的表现。不久前,美国亚马逊关停了在中国的电商业务,英国乐购、韩国乐天玛特、日本高岛屋等外资零售企业也相继退出中国,即便是留下来的外资超市也纷纷寻找本土合作伙伴“抱团取暖”。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营收规模,这些曾经傲视群雄的“巨无霸”,如今都已江河日下。
期价继续拉升周一,甲醇期货跳空上行,1809合约最高至3295元/吨,盘终收报3225元/吨,涨162元或5.29%,仅8月以来该合约已累涨9.17%。华泰期货研究员刘渊表示,从供需层面来看,甲醇低库存和较大的虚实比为价格大涨提供了较大弹性,但诱发其大幅上行的因素,更多的是外盘装置故障+短期期现正反馈+TA/PP氛围的烘托影响。不过,从现货实际表现来看,刚需跟进较为有限,套利盘小幅跟进,似乎并未像盘面的那样亢奋。
1994年起步于四川简阳的火锅品牌“海底捞”在市值、知名度和市占率三方面均为中餐连锁第一品牌,实控人张勇夫妇于 2005 年在成都成立了海底捞分公司,并于次年开始生产火锅底料,并涉足围绕餐饮行业的其他细分领域,共同搭建了涵盖餐饮门店、外卖、调味品、食材、供应链、咨询培训、装修、技术服务等海底捞生态系统。核心资产“海底捞”品牌不属于上市公司,属于“四川海底捞”这一由张勇夫妇实控的主体,而海底捞强大的品牌价值通过两家上市公司实现:“海底捞”经营餐厅门店,“颐海国际”经营底料和其他调味料、方便食品,两家上市公司均无偿使用这一品牌。
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认为,未来沪指能否继续震荡走高,仍需政策面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有效配合。建议投资者继续密切关注政策面、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。三大原因引发上涨板块概念方面,粤港澳金融、银行和ETC等板块涨幅居前;仅黄金板块逆市下跌。两市共3143只个股上涨,73只个股涨停,除新股外涨停72只;452只个股下跌,4只个股跌停。
据本报记者向投资人了解最新进展,该项目到期时间为2018年3月,至今未兑付。原因在于,其最终投资标的上市公司重组失败,没有兑付资金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和合期货首次因为风险监管指标的问题被处罚。2018年5月,和合期货由于“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低于40%”被山西证监局警告并罚款;2017年5月,和合期货还曾因为“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监管指标未能持续达标”被山西证监局责令改正。